
策略系列:「培育強力的團隊」
之一:健康喜樂的生命
何仁豪傳道
經文:「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 神國的道,醫治病人,…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路九:1,2,6
引言:
明年我們會正式成為母會的支會,活水佈道所將會升格為活水教會。這樣的發展與 神給我的感動一致,因為從今年五月底我們開始了「活水發展宣言」的一系列信息分享,經過了活水「信念」與「異象」兩個系列主題的分享。我相信我們都知道愛神愛人是我們的堅定的信念、使萬民來作耶穌的門徒是我們的異象。從這禮拜起我們要用幾個主日一起來思想活水的「策略」。活水策略是:
- 透過團隊的服事,在愛中操練、發展恩賜,爲神贏得多族群。
- 建立無數小組團契,深入於華人僑界,發揮基督徒的影響力。
- 建構系列課程體制,為教導及訓練,裝備信者成為基督門徒。
- 推動或參與眾教會的事工合作事宜,體現合一精神,共同發展本地及異域福音網。
因著「信念」所產生的一鼓推動力以致朝著「異象」這目標而努力,然而「策略」就是達成異象的方法。
不過我這幾天在思想,仔細從聖經看,「生活方式」應該重要於策略、方法,我們若致力活出於聖經中基督徒的正確生活方式,神自然會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添給我們。讓我們來讀一段經文:『彼得還用許多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 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生活方式重於方法
這裡記載著說天天會有人走進教會,得救信主耶穌的人是天天增加的,哇!……其實,很簡單,當基督徒的生命對了,人自然會羨慕以致跟隨,基督徒的生命問題很重要,我們的生命若不好,人跟我們接觸,發現這人會說謊,是假冒為善的,口裡跟顧客說:「你好啊!……」(待客方法正確)然後,在秤斤兩的時候,做點手腳……。正確的生活方式要比好的方法更重要,所以我們真需要明白,哪怕有好的策略,方法正確,如果我們只在意作表面功夫、卻仍活在黑暗裡、活在自我、無知、錯誤,狹隘的生命方式裡,我們能帶領人來信耶穌嗎?換句話說,活水策略更應該是種種「條件」的具備,當我們的生活型態達到某一些條件,或說各樣的條件都具備的時候,自然的目的就會達到,同意嗎?聽說澳洲的紐西蘭不錯!我若想要追求在紐西蘭悠閒的生活(動機),以達成移民澳洲這件事為目的(夢想),我必須具備各樣移民的條件並呈上移民局一切所要求的資料甚至匯款,按照該進行的步驟,一歩一歩達到,最終我就能全家移民至澳洲。
傳福音講方法講策略,更須重視基督徒的生活型態。另一個比喻:有很多人認為只要能到達心儀、理想的國家去發展,比方說新加坡,偷渡或跳機會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就算最終真能抵達,並且取得合法居留,隨意吐痰和亂丟紙屑的生活習慣,絕對無法使我長久居住在這理想的國度裡。所以在這活水策略一整個系列的信息中,我會將傳福音的方法與作一個福音使者、福音團隊所應當活現的生命方式做一個結合,並給這個策略系列主題取名叫「培育強力的團隊」。
生命健康、團隊強力
什麼是培育強力的團隊?培育的意思是培養孕育,栽培教育,一個目標若要達成需要團隊,但是耶穌對門徒說(也就是對我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喂!這是偉大的夢想,要使萬民都來歸向耶穌基督,這就等於是翻轉國家、改變世界,那麼,這夢想的達成需要怎樣的團隊呢?我相信要發揮如此強大的影響力一定需要一個健康的團隊、強而有力的團隊。雖說靠著主的恩典,雖說是等候聖靈的降臨,甚至神可以恩典大能獨作,但聖經中所充滿例子是神使用人,並且人的部分我相信屬靈的原則永遠不變,正確的人才會與神同行,健康的人方能被主使用。要有健康的個人才能期待有健康的團體。我們若運用好的方法,以幫助弟兄姊妹都能活在正確的生活方式裡,大家所呈現出來的都是健康的生命,那麼就能符合我們所期待完成目標的條件。
今天我們要來看「培育強力的團隊」系列的第一講:「健康喜樂的生命」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 神國的道,醫治病人,…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
從這段經文裡我們可以學習幾件事是跟健康的生命有關的事:
一. 將光明照耀出去
我們信了主以後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就是我們原來生活的圈子越縮越小,縮到後來,我們不再有外面的朋友了,我們所有的朋友都在教會裡。其實這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了,我的許多觀念都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兩極化的轉變,所以自然那些以前跟我合得來的,現在合不來了。沒有錯,喜愛真理,在許多觀念上的轉變很容易導致與朋友的疏離,因為朋友本來就是個性合得來的才會成為朋友,所以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實。但,如果我們無法擁有未信主的朋友,這乃不健康的事。
基督教不是出世的宗教,乃是入世的信仰。不是遠離人群以得聖潔,而是主動成為人群中的光芒。耶穌不願意祂的門徒再度成為法利賽人,成了只學習聽道卻行不出道的道理精。生命的強力不是在於知道得多少乃是行出一切所學習到的。寧可行出一件我所學習的真道,遠遠勝過明白十件卻連一件也行不出來。
我們需要結交更多的朋友,不管是信主或是不信主的,因為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見證救贖的主耶穌。我們耶穌的傳道方式,令當時的宗教人士大大震驚,因為他交友的廣闊甚至跟稅吏吃飯,居然跟妓女,跟曾被鬼附的、長大痲瘋的,跟一群被當時社會所排擠、當作污穢的罪人作朋友。耶穌的講台幾乎不是設在聖殿裡,祂在曠野傳道、在路上、在湖邊、在山坡上用比喻跟人們談論神國的事。他的傳道的對象及地方,使所有聽見的人得以認識真理,真光因此照耀。
於是耶穌將祂的12個門徒都召來,吩咐他們也要像祂一樣走出去,去面對群眾,去走遍各鄉。耶穌的用意不是人們來到祂的面前得健康和喜樂的生命之後便對社會封閉起來。「你們是世上的光!」祂乃要得了真理的人活出真理,並且進入人群裡,將美好的生命顯露出來,明光照耀出去。
大約是在一九九九年,朱牧師鼓勵我去巴西聖保羅參加『南美細胞小組教會特會』。當時的主要講員是王立民牧師。我還記得很清楚其中一篇重要的信息,王牧師說到傳福音是每個信徒應該有的生活方式,他會將同一天連續參加聚會第二次的信徒趕出去,就算對方的理由是:「我很喜歡聽你講道!」都不成理由,因為信徒的生命不能只聽道不行道、不傳道。
信主的人心中有光,有真理,不能憋住而將之化為知識及理論,不斷地學習真理就須不斷地向外操練所學習的,領受有如飲食,操練正像運動這之間的平衡及協調是健康喜樂的基督徒必須具備的條件。